从《时间的朋友》PPT,学“文字”排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9 12:26:58

上期我向大家推介了《排版中,如何处理纯文本信息?》一文。以往,本公众号已经推介了大量PPT设计的实用文章(所谓“实用”就是适合于老师的设计思想、小技巧,而不强调花哨的呈现和高难的技术)。 

之所以王珏老师如此看重PPT,也是有原因的,前文已多次阐述。

一是PPT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见的制作方式,做不好PPT,恐怕也很难说做好微课。

二是因为大多数老师对于PPT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能达到这个目标,还处于懵懂状态,因而做出的教学用PPT难免走偏,达不到PPT本应有的知识表达效果。

而即使大家去寻找现有市面上的PPT教程、或者参加PPT培训,学习的也主要是“操作技术”,而非“表达原理”。就象每个人学画画,只学画画的方法,并不能使你画出优秀的画作。

  • PPT是什么

——PPT是知识视觉化载体,承载的是知识内容。

  • PPT作用?

——用视觉方式传递知识,提高知识传递效率

  • 怎样达到上述目标?

——通过排版设计、动画设计、图表设计恰当地展示内容,包括:设定展示顺序、突出重点内容、揭示知识关联、营造恰当情境等等。

在排版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文字了。虽然有“一图胜千言”的说法,但事实上PPT中可以没有图,却不能没有文字。

当然,对于一个好的PPT来说,“图”和“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二者在认知角度来说,分别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然而又互为补充的方面:

如上图所示,“图”承载的是情境信息,起到的是激发想象、使脑产生“情境感受”的作用;

“文”承载的是语义信息,它能更加精确的描述知识、并且能够互相联结、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构建更大的知识体系。

“语义+情境”的结合,才是人类认知最有效的方式(这一点是由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说的“双重编码理论”指出的,将来会专门发文介绍该理论)。

再回到本文所关注的“文字排版”。PPT误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把自己要说的话变成文字,像堆砖一样“堆砌”在PPT中。

即使不考虑“双重编码”,单纯考虑人对信息接收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这也显然是最接近于无效的方式。

前文《中提到的“重点文字突出”、“文字图形化”等等,以及《怎样让火在“火”字里燃烧》等文字情境化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更多PPT设计文章,请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pptN'查看)

今天再以罗振宇《时间的朋友》PPT中对文字的处理作为案例,进一步作为上文的参照和印证。对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感兴趣的老师,也可先看看下面的视频:



后面的文字转自网络(节选),请点击“查看原文”观看原文。


文字处理的原则只有两个——

(1)容易阅读:字尽量大,颜色分明!《时间的朋友》幻灯片字体够大,而且用的是对比最强烈的颜色,非常直观;

(2)愿意阅读:现场观众在罗胖的引领下,阅读文字毫不费力。但如何优化二次传播的阅读体验?这就有很多细节可以琢磨了。

a、人们愿意读信息量小的内容

首先是字体种类很少,用在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只有加粗和不加粗两种,这让字体的辨识度大大提高。

加粗字体只运用于标题和最后的结论

章节标题还辅以动画效果,与正文有明显区分。

不同大小的文字体现重点和非重点,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

从心理层面来讲,当人看到了大字,本能的认为信息量小,会绕过了大脑的防备,进而愿意接受这些信息。

观众会本能先看大字,然后看完全部

或者用借用辅助线,使观众的视线聚焦

还要注意布局和对齐原则。

其实就本次跨年演讲的幻灯片来看,对齐和布局的小问题也有,但无伤大雅。

月薪金额,沿着”元“字对齐更合理

右侧的文字左对齐会显得更整体

b、还有几页是为了“不让你读”

简单的说,并非为了”阅读“,而是让观众”感受“,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想体现的其实也只是“信息量大、内容多”——




这页内容,也是在制造一种体验。

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痴迷于某作品的狂热粉丝,原来可以到这个程度!

可见,优秀的幻灯片设计,能够通过释放适当信息量的信息,完成”与观众的互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启发的话,麻烦顺手点击一下文末广告,支持原创


王珏微课设计制作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课设计、制作、应用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 yhq:《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 sj:微课设计专题

  • zz:微课制作移动码书

  • yy:微课应用移动码书

  • wk:优秀微课案例推荐

  • pptN:PPT设计方法与技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