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欲养而子不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06 06:26:26


对上上一代(奶奶爷爷)去世的悲伤,缓解的最快。有些人甚至还可以实时发朋友圈和友人分享这悲伤的时光。

对上一代(父母辈)去世的悲伤,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慢慢缓解。他们不在留给我们的除了悲伤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坚强继续前行。

而子女的早逝,那就是世界末日。
                                 摘自《知乎》



室友的同学去世了。


还是一个首师大音乐学院的和我们同龄的大三男孩。6月5日由于智齿发炎引发的败血症,到今天早晨抢救无效死亡,不过短短一个多星期。


我终于想起,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傅给我们讲的,你们毕业以后五年,这班人还可以聚齐,十年后、二十年后再聚齐就很难了。


那个时候还不懂,直到近几年自己都不大去同学聚会了,才隐隐明白这些话的意味,变故太多。


所以高中生不要感慨”一毕业,这个班,估计是聚不齐了“,告诉你,在大学,上课都聚不齐。


讲了段子,扯远了......


抚养一个孩子,到20岁,最应该崭露头角的时刻,与这个世界告别了,悲甚至哉。


每个家长把孩子当作至宝,怎样爱,中国的家长说不出来,孩子冷了,家长给他添衣;孩子饿了,家长给他做点心。


去世的男孩子的父母亲都是出租车司机,男孩还躺在ICU里面的时候每天的治疗费就是3万块,没几天就已经是倾家荡产,没钱了,还是治,倾家荡产也治。


古语有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失去父母和父母失去子女哪一种伤痛更难以承受呢?我认为是比较不出高低的,痛苦捶打在心上的感觉每个人的判断力是参差不齐的。


任何一种失去都是需要时间去点化的,斯人已逝,不论在你身上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记忆,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他今后也不会再更新你对他的记忆,每每想到这,无比遗憾。


百度魏则西事件轰轰烈烈地从微博爆出来之后,新闻版面大肆渲染,拍了魏则西家人的境况,魏则西遗体的照片,揭露莆田系医院的黑历史,,我却觉得,新闻呈现的一面实在太片面,真正对于魏则西家庭的关怀着实太少太少。


我对微博这一蒸蒸日上的事物感到的不是新奇,而是可怕。微博上会第一时间发布新鲜事件,略微能够引发人们猎奇心理的事件逐渐发酵之后,。谩骂的,鼓励的,不知道算不算做一场讽刺意义上的“百家争鸣“。


父母依然承受着要挺过去失去儿子的痛,但这痛还需自己平复,希望他们不得外界的打扰。好好地活。


大起大落的,不过是风,和日子没关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