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诞生:从选题到销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30 07:02:37

本书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从一个稿件到一本书又需要多少过程呢?



市场调查

1、了解读者需求情况: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大致内容和读者对象,以及拟策划选题的实用功能。

2、了解同类图书情况:市场上如有与所拟策划选题同类或近似的图书,了解其编写编辑思路,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3、征求发行中心的意见: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随时与出版社发行中心保持沟通、联系,并认真听取其意见,修正所策划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选题

1.策划约稿:策划编辑根据市场分析,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一个选题策划案。如果选题通过,就是找合适的作者约稿。

2.作者投稿:投稿就是作者主动投过来的稿件,策划编辑从中挑选可以操作的稿件。

3.主动约稿:主动约稿的类型,大多是以名人名家、明星、畅销书作者、网络红人等。他们的书在市场上已经有固定的读者群,不用担心投资风险。

立项

无论是征稿征到了好的稿子,还是策划出了好的选题,都需要先做选题表。

这个选题表是一本书能诞生的最重要部分,包括一本书的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字数、图片数量、类型、卖点提炼、读者定位、市场分析、同类书对比等等。

选题表做好了以后,会进行选题会,由此书的策划编辑,各编辑部的总监,公司总编、发行部和领导参加。如果通过的话,大家会对此书的成本进行核算,以及市场销售进行预估,以及确定印数。

签约

选题立项之后,编辑就会和作者按照约定进行签约,约定授权年限、稿酬方式等等。

编校

编辑在认真读完稿件内容之后,会根据内容的判断,找出最有利的市场卖点,也会相应的让作者对文本进行调整。例如删减内容,文字方向往哪个方向修改,目录框架的分类等等。

内容必须在不涉及敏感词语,不违反出版条令基础之上,之后会把修改建议发给作者,作者修改完之后再返回稿件,编辑就会逐字逐句进行校对工作。

作者交来的稿件里面是有很多逻辑、单位、图表、地域名、典故引用、文献出处等方面的错误的,这些错误要在编辑和校对人员手里修改到最小化。

排版

编辑把文件发给排版人员,根据书的内容,协商这本书的版式、字号、字符间距、篇章页、书眉等版式。

排版工作完成,编辑会对稿件内容进行三审三校。

三审是在电子版上审核。校对是打印出来,三次校对。主要针对的是错别字,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体例设计,版式制定,内容逻辑等。要求错误率在万分之三以下。

出版社送审

1.初 
初审编辑(一般为责任编辑)一般应先翻阅书稿的目录、凡例、前言以及三分之一左右的正文,了解全书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结构和体例等,然后再通读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初审工作主要包括:
1)改正书稿中出现的字词错误、读音错误、知识性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欧化错误、观点错误等。
2)统一全书体例,包括统一各级标题、格式、数字用法等。
3)在书稿上标注需特殊制作的内容,如国际音标、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外文、插图(要求美编设计的,须填写通知单)、表格等。
4)核查引文、出处和索引;核查参见、互见项目,核查配套内容或项目;核查有关专业知识;核对或核算参考答案。
5)检查书稿项目,按顺序排次(外封,内封,目录,前言或编写说明、凡例、音节表、检字表或笔画索引等,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参考答案等),并自内封开始,按顺序戳记或填写页码。
6)填写加工记录,并撰写审读报告(对书稿的内容、特色、学术及文字水平、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文字质量、学术地位、是否达到正式出版要求等进行评价)。


2.复 
初审完成后,由编辑室主任安排有资格的编辑人员(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复审书稿。复审要通读书稿。复审工作主要包括:
1)检查初审修改是否正确,改正初审改错了的地方,改正初审未看出来的各种错误或不妥之处。
2)在书稿上标明要求初审进一步核实、解决的问题。
3)填写复审记录,并撰写复审报告(对书稿和初审进行评价,说明是否建议发稿)。


3.终 
责任编辑认真核实、解决复审提出的相关问题后,将书稿连同初审复审意见、发稿单交总编室。总编室检查(书稿是否齐、清、定,复审意见是否落实,发稿单填写是否完整、具体,等等;如发现问题较多,可退责任编辑编返工)后,将书稿连同初复审意见、发稿单交分管总编。分管总编本人或委托有资格的人对书稿进行终审。终审工作主要包括:
1)通读初、复审意见和记录,检查初、复审修改是否正确;如果初、复审问题较多或初、复审后书稿遗留问题仍较多,可以退初审编辑或复审编辑返工。
2)抽读部分(四分之一左右)书稿,判断书稿质量;如认为书稿质量未达到正式出版要求或存在方向性错误,退责任编辑商作者修改或退稿。
3)撰写终审意见,对书稿以及初、复审进行评价,说明是否同意发稿;若同意发稿在发稿单上签字。

封面制作

出版社在审稿,申请书号期间,编辑就要针对这本书做封面文案了,主书名、副标题、封面宣传语、封底文案、前后勒口文案,编辑都要进行周密的思考与策划,这些工作做完,才会找设计师给做封面。

编辑要和设计师沟通设计风格,尽可能提供参考的图书等,在封面确定后,先打数码样确认,腰封和扉页和这个是配套的,编辑要进行审查错别字等。

签字确认之后,打数码样出片,出片之后还有定菲林工艺,就是书的封面工艺,加膜、UV等

书号

接下来就要等出版社批发下来的书号和CIP数据,没这个其他的都相当于白干,出版社会给你封底的条形码和CIP版权页。

内文出片

编辑对书稿进行印张核算,对目录、页码、书眉、页面格式等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做出片文件发给出片公司。

出片公司送片子给编辑,编辑在拿片子在纸稿上一页一页核对,确保无误,如果有一页是错的,再把错的那一页发给出片公司,重新出片。


印前申请

填写印前移交单,必须确定印张、印数、腰封、色种、工艺、用纸等,这些决定书得大小、尺寸、厚度以及成本。

开本常见的为16开32开这两种。

印张单是1.0.5.0.25三种,以8个印张为例,你会看到8,8.25,8.5,8.75的印张数。

尺寸是书得长宽厚度。

色种分为单色、双色、四色三种,色种越多,成本越贵。

纸张分为:轻型纸、胶版纸、铜版纸等等。

最终经各方签字后,将出片样发到印刷厂开始印刷。

封面和内文的片子不一样,一般也是由不同的印厂印刷。

发行征订单

给发行人员提供书的基本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图书卖点、媒体评论、名人推荐等等。一切有利于这本书的卖点都要写明。目录、样章、出版社、分类等最基本的信息。

地面渠道和网络渠道准备的不同的资料,网络渠道信息需要全方面完善,尽量详细,尽量多提供内容,包括书得内页,图片,电子海报,封面格式等等。

发行资料最终是要给书商看得文件,让全国各地的书商来订货,再有他们发散到全国大小书店。

一个发行案的好坏,决定他们订货的多少,一本书的第一读者群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书商,资料做的好对你这本书感兴趣,自然就订得多,渠道铺得广,销量自然就会好一些。

营销资料

这个就是广告宣传了,普通的是在各大网站和平面报纸媒体上刊登书讯,书评,推荐和节选。

重点书目,会做一些炒作营销;再重点的,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和签售会。

是不是每一本书都会做营销?肯定不会,一个公司一年要出几百个品种的书,只能选取重点书、有宣传点的书进行营销。

后期营销

原来的网上和纸媒营销结束,如果开头可以,将会展开后续营销。比如制造事件炒作,新书新华系统打榜,网店封推,刷评论,豆瓣话题,书城灯箱,租位码堆等等。

到这儿,一本书算是差不多完成了,一本书的整个流程走下来,一般是要3—6个月,3个月几乎是最短的周期,如果中间环节有一样出现问题、拖延等,整个周期就会加长。

一本书从收稿到作者拿到样书,至少要在十几个人、几十个环节里转来转去,其中涉及到策划编辑、案头编辑、校对编辑、排版、设计、总编室、出版社、印制、发行、营销等。

看来出一本书真的非常不容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书的质量和出版进度。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博文精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