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人物丨从《珠江月刊》到新媒体,邂逅官微三年“我”未变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03 09:23:45


2015年初,《珠江月刊》退下华珠校刊的舞台,成为几代人心中永远的回忆。3月23号晚上9点,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隆重登场,第一篇推文出现在华珠学子们的朋友圈,为官微上线鸣响了第一声炮响。

 



春去秋来,四季更替,距离官微上线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此次为官微庆生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官微成长的见证者,也是为官微的守护者。此刻,他们有太多话想说,太多回忆想分享......

 

一份月刊,三年坚守

林熙权 第九届新闻中心团长


时光流转倒回到四年前,官微还是以《珠江月刊》的形式陪伴华珠学子,一字一句铅字的印刷,不容有错,亦要与版页排版相得益彰。在月刊发放的前一个月里,部长和指导老师们都得聚集起来开展选题的研讨会议。“在一个月内一篇稿件会经过至少3个人的审核,并且进行多遍的修改,最后才能印在月刊上供所有人阅读。”编辑们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兴奋咧嘴的样子,到现在还清晰地印在林熙权的脑海里。


作为一份纸媒,如何尽量避免成为垫桌脚的“砖头”或者卖出去的“废纸”,也是每位校媒人常常思考的问题。“纸媒的确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没有新媒体快速和方便,因此当人们阅读完内容的时候,它还能发挥‘另一些作用’,我认为也是可以的。”林熙权打趣道,随即他便又严肃起来继续说道:“我们每次也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想,不仅要内容上创新,版面的编排甚至是色彩上的搭配也要经过仔细考量,让读者拿到这本《珠江月刊》会舍不得浪费它。”


从文字记者到团长,林熙权为新闻中心留守了三年,同样,新闻中心也给予了他宝贵的回馈和暖心的回忆。“我在当文字记者的时候,注重的是如何锻炼好自己的技能,而在当团长的时候,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新闻中心的每一个人都得到锻炼。”林熙权现在从事互联网运营类工作,在官微的实践经历成为了他宝贵的工作经验。“运营官微时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包括对目标人群的定位分析、内容策划执行的方向、新媒体的交互方式等等,都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助益。”


对于未来的官微,他也衷心地道出自己的期望:“希望接下来更多的‘三周年’依然能坚持‘可信·可读·有用·有趣’”,继续陪伴更多的珠院学子,也希望小伙伴们依然愿为其倾心努力,让运营官微这件事成为大学生活里的小确幸。”


红与黑,惧与勇

王丽萍  第九届总编辑

 

每一位官微人在独当一面以前,都有着一段成长史。这段时间或多或少有酸甜、也有苦辣,也正是因为这些沉淀,塑造了她们抗压的能力,与官微一同进步。


王丽萍回忆自己刚成为小记者的时候,与很多刚开始接触新闻的小鲜肉们一样,对写稿有着一种惧意。“刚开始让我去采访,我其实是很害怕的,每次打回来‘满江红’的稿件也让人有一种挫败感。”甚至曾经因为写不出稿子而哭过。“我大一的时候跟一个党建稿子,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发,但是我写到凌晨三点还写不出来。”周围都静悄悄的,只有室外阵阵的蝉鸣和微弱的黄灯陪伴,王丽萍抵不过情绪的崩溃,拨通了部长的电话,悄声哭了起来。“我躲进厕所偷偷哭,怕影响到舍友。”当她后来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回看以前成长的痕迹,不禁开始感慨起来。“大胆”和“谦虚”是她总结一路走来的秘诀,“采访要大胆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无论是对于何样的受访者或者前辈,都要怀着谦虚的心情,这样别人才会愿意教授你更多的东西。”


王丽萍最开心的便是小记者们捧着笔记本像好奇宝宝一样问她一大堆问题的时候,而那些曾经作为她“小干事”的人儿,有的已经毕业,有的也已经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次反馈回去的稿子是一片红,下次你再发给我是一片黑,不用我怎么动刀,我就会很开心。”作为采编部的前辈,她对如今在官微努力的人儿鼓励道:“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应当多尝试点不同的东西,希望你们可以把官微经营得越来越好,并且享受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穿上新媒外衣,官微华丽转型

陈超怡 第十届新闻中心团长

 

“在我大三的时候,接到上级要求官微转型的通知,需将官微由‘纸媒’转变为‘新媒体’,这对于刚刚担任团长的我来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难题。”陈超怡回忆起自己身降重任时,彷佛还只是昨日的事情。随着苹果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国产手机跟上时代步伐,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开始热衷于发布在手机上的各种鸡汤软文,《珠江月刊》面临着与普遍的纸媒同样尴尬的命运。在命运的转折期,《珠江月刊》转型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官方公众号,穿上新媒的外衣,重新出发。


尝第一口螃蟹,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创新。陈超怡与她的小伙伴一起研讨学习,一群对新媒体只是略知一二的小白,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她回忆道:“当时可以借鉴学习的公众号比较少,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怎样运营。”大家伙儿都坚定地认为一个好的官微公众号应该增强自身内容的吸引力,除了弘扬正能量之外,也要努力拓宽官微的受众面,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让官微走出校园,增加其影响力。


《珠江月刊》还在的时候,美编部主要是负责月刊版面的排版和编辑,在转变为新媒体时,美术技能为主的美编部就变得有些尴尬。“当时自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了调动美编部门的积极性,迎合新媒体的转变,组织了一个叫‘艺show’的栏目。”艺show栏目主要是通过手绘表现与学生相关的主题,精美可爱的画风顿时为官微吸引了不少粉丝。


“我现在作为一名媒体人,以前在官微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就是我最好的经验。”如今,陈超怡已经是“大五”的师姐,初出江湖的她也已经在媒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后人,她也毫不吝啬地给予建议和祝福。“能够进入新闻中心的你们肯定有自己傲人的闪光点,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定位好自己的方向,磨炼好自己的内功,要发挥自己想象力,不断摸索创新新栏目,挖掘自己的各项潜能。”


喝陈酿的酒,品华珠的情

沙杨杨   第十届运营总监


在官微转型的时候,沙杨杨第一次感觉到迷茫。“那时候一直想着,除了编辑和排版之外,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如何策划出符合官微平台的话题和活动,增强粉丝对官微的归属感,让大家能够找回对华珠的那份情怀。公众号上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内容储备和自定义菜单栏目的填充等等细节工作,沙杨杨和她的小伙伴一起熬了好几个晚上,脑子像处理器一样过滤了不少的信息,焦虑、紧张、头脑发热,几乎一闭上眼都是关于官微上线的事情。“2015年3月23号晚上9点,随着上线推文的发布,‘苦逼’二字瞬间变成了‘值得’一词。”


在新闻中心工作的时期,沙杨杨除了积累了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同时也收获了一批有趣的伙伴,大学生活因为他们而变得热气腾腾。一到晚上,新媒体群里总是异常活跃,当微信发布了推文,在群里“吼”一声,依旧能炸出好几个夜猫。“还有2015年感恩节前夕,我们以官微的名义,把2014级的小朋友一年前的军训照片亲手送回,收获了几十个师弟师妹的回忆,有惊喜、有苦涩、有温暖、也有励志,并不是那么完美的线下活动,却仍然能让那些师弟师妹和我们一起激动。”沙杨杨说这种感觉就像种植了很久的葡萄终于熟透,酿成了一支口感轻盈的红酒。


已经退任新闻中心许久的她,对于官微的情怀还依旧保留着。“当刷到官微三周岁生日的H5,不由自主地转发了,一位新媒体的小朋友评论说‘全程老父亲的笑容看完这篇推送’,其实我自己也是一样的心情。”沙杨杨已经踏入社会工作一年多,但官微一直舍不得取关,仿佛自己还是在华珠里徜徉的大学生,对于官微和华珠那份情怀,早已成为她心中永不磨灭的深情。

 

前路漫漫,官微陪伴

陈嘉雯   第八届新闻中心团长,

曾任指导老师

你想要官微成为你的什么?


“我们希望的是,让官微可以成为师生们的必需品。”陈嘉雯说道。


对内来说,官微既要具备查课和查成绩等教务功能,又可以阅读到第一手的学校资讯和活动通知;而对外来说,要让它成为别人了解学校第一个清晰、直观,全面的媒介,这是陈嘉雯与所有的校媒人共同希望的。


陈嘉雯继留任在新闻中心之后,还曾有过一段留校担任新闻中心指导老师的经验。“运营官微,可以学到太多公众号运营的技巧,比如后台操作、公众号的写作文风以及选题、排版、设计等,虽然跟市场的公众号运营有些差距,但是最基础的东西是不变的,这个对于将来也同样要走上新媒体行业或者文字类型行业的人来说,肯定是有打底作用。”


正是因为对官微的无限期许,也正因为在官微运营的丰富阅历以及对运营官微的了解,她更希望官微能做到再贴近学生一点,再实用一点,再有趣一点。“希望运营的同学都能把运营官微当作是锻炼的地方,当成大学一份小事业来经营,责任热情用心,协作创意。”


对于官微的转型,陈嘉雯也觉得这是顺应潮流、势在必行的举措,但同时她也认为《珠江月刊》饱含了一代人的回忆和实用价值,还是有必要存在的。“《珠江月刊》即是实体,又是见证学校和组织发展的印记,并不是简单点个删除键就能抹去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还能见到月刊重新印刷。”

如今的她承袭了新闻专业和新闻中心的经验,当上了一名新闻编辑,每天采访和编辑稿件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她也给予后人一些鼓励和建议。“善于发现新闻选题的眼睛,扎实的新闻知识,还有勇于突破框架进行合适的创新,我认为这都是校媒人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


光阴流转,物是人非,一代又一代的校媒人从新闻中心“毕业”,我们坚持变:积极转型、创新内容和栏目、打造让人喜爱的新媒体模式;我们也坚持不变:一直关注学生所关注,为学生发声。


回望前路,或许会有些磕碰和伤疤;遥望未来,官微会一直在路上,伴随一届又一届的华珠学子成长。


亲,你不关注一波吗?


传送门:一万多人一起运营一个号——属于我们“珠院”人的官微诞生了

 



记者丨叶芊秀 詹俏俏 

 编辑丨罗泳欣

 版面丨新媒体编辑部 招隽颖

来源丨新闻中心

运营丨新闻中心

监制丨党委宣传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