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五)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8-08 16:48:48

【导读】线上业务向线下转移的问题,是去年普遍的共识,但由于线上公司的先天性不足,使得这样的转移并不是一帆风顺。

 


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产业中包含了众多门类,而不管细分的项目有多少,其基本的属性依然离不开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医疗产品首先是一个线上的东西,这是其本质的属性。

 

像很多其他线上的产品一样,从业者最初杀入这个市场时,基本上都是希望在线上有所作为的。但看病这种工作的现实告诉大家,单纯在线上与病人聊天至多只能让医生多交些粉丝或者朋友罢了,真正看病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要想真刀真枪地为病人解除痛苦,必须来到线下做服务,如此才能完成所谓的闭环,实现最终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线上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向线下转移业务的重要性。但线上公司的强项是互联网,线下的业务基本上都属于政府或者莆田人的业务范畴。线上人士向线下发展,普遍会面临水土不服的尴尬境界。比如年初叫得很厉害的线下门诊,有公司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在全国建立数百家门店。宏伟蓝图相当迷人,而显然是将看病当成卖包子卖鞋的传统买卖了。这是典型的水土不服的表现。

 

痛定思痛之后,很多创业者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理解了:自己的事业在线上,不能捞过界限到线下抢生意。于是大家终于想到了合作,渴望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线下的实体实现利益共赢。

 

2016年的很多时间里,最热门的话题应该就是所谓的向线下转移。按照大家的设想,互联网公司与线下的机构强强联合,必然会产生很好的效益。

 

设想一旦形成,很多公司便付诸实施,真的开始在线下寻找机会了。但问题很快显现出来。线下的落脚点在哪里?哪个线下的单位能圆满完成线上“领导们”交给的任务?这是非常恼人的问题,大家思考了很久,终于没有答案。

 

线上公司将医生与患者对接完成后,要想完成治疗,医生可以直接将病人拉到自己的单位。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多医生会不满意。病人到医生所在医院看病,赚钱的是医院而不是医生本人,医生看着医院大把大把赚钱而自己白白付出劳动,会损害他们的积极性。医生如果想把病人带到其他医院看病,一会有很大的政策性风险,二会怕病人对看病的医院不满意,进而会坏了医生自己的名声。

 

医生在线下看病有很多的不便,医生不满意,而线上的公司也会有苦难言。病人不管到线下的哪家医院看病,线上公司只有看别人数钱的份,却没有分一杯羹的福分。如果线上公司只是满足于这样为线下的人民服务的话,那显然是没有必要继续创业的,他应该改行当劳模。

 

所以,线上的公司必须有可以与自己利益共享的线下实体,这为问题的关键。如今很多线下的实体也有往线上发展的渴求。按理说,双方愿望相同,很容易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但历史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体制的问题会即刻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最主要的障碍依然是,公立医院不干,私立医院不行。现有的医院都不合适,莫非一定要逼着线上的公司纷纷举债开自己的医院吗?那显然是痴心妄想吧,如果有那样的实力,谁还会玩命创业啊。

 

(野夫,微信号:willinew

 

关注我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