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了七天时间,只为搞清康复师目前的生存状况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18 10:09:49

给大家介绍一个可能相对比较陌生的职业——康复师。

从医许久的医生、护士们或许对这个职业并不陌生,在病人完成手术后,则会被安排、推荐给康复理疗。以帮助病人更好的改善身体状况,早日接近正常生活或者更好的改善的病人身体状况,是康复师所需要做的工作。


首先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康复医学视为与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共列的地位。。


但是普通人民群众,在没有这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对这个行业所知甚少。

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仅有两百万条相关信息,而与康复师相关的理疗师的搜索结果也仅有五百万条。



而较为被人们熟知的诸如《华人神经脊柱时讯》的老朋友神外医生有超过一个亿的搜索条目。

莆田系为之泛滥的妇科也当仁不让的超过一个亿的条目。(前五条搜索结果均为广告)

医生中最为的稀缺品种麻醉科的搜索条目也高达一千一百万多万搜索条目。



由此可见 理疗师等术后、产后、康复前期干预等极为重要的职能并未受到重视。但康复师的早期介入会非常具有临床意义。


正规康复治疗不但可促进大脑皮层功能区模式整合的完成,在运动过程中协调性也得到训练,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又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浅、深感觉冲动的输入,起到激活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及非麻痹侧的肌萎缩,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尽可能达到协调和自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那么这个如此重要行业的生存现状如何呢?我们用了七天时间做了一份简单的报告。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表单数据提供:麦客CRM


单从数据上来看,24-29岁较为年轻的康复师成为这次被采访的主流。就我个人去医院观察的情况发现(例如上海的第一康复医院)科室中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也都以年轻人为主。国内大部分院校开展康复课程都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福建中医药大学这所近两年在全国康复比赛中承包第一名的康复名校,也只是最近在开设了这门课程。



这项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情况很可能是由于二三线城市学校并未开设本专业。(包括更为高阶的:康复医师)学生在完成四年专科学习后,一旦获得医院实习机会,便很难离开一线城市。同时二三线城市对康复师的需求也并不大。

但同样的医生则是明显相反,目前中国的主要医生群体集中在二线至三线城市。



这项数据应该是商家所需要关心的,目前国内康复领域是一片公认的蓝海。随着国内人口的老龄化加速,以及中风患者的趋势低龄化。都会使得康复市场扩大。从这项数据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的传统医疗。康复师目前的主要聚集区仍在公立医院之中。可见介入这片蓝海的公司并不多。



此题为多选


但从数据上来看拥有崇高理想的康复治疗师不在少数。由于康复师女性居多,考虑其稳定的工作,也会是重要参考轴。令人最为意外的是选择没有理由的康复师也不在少数。很可能是和年轻是对未来的迷茫有很大的关系。这部分康复师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选择离开。



通过上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许多康复师在入行时是抱有崇高理想的。但现实的压力也许会冲垮许多稚嫩的心。



仅有4%的康复师认为收入与预期相匹配。(话说朴槿惠下台前的支持率也是4%)

接下来一个数据会进一步证明康复师对收入不满意。



此题为多选


此题为多选,接近90%的康复师在选择了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后选择了其他不满意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康复师都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水平不满意,即便本次问卷的范围接近40%的康复师年龄在30岁以上。



丁香园的采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70%的医生如果再一次选择愿意当医生。与这个结果相反的是,只有不到30%康复师愿意再次选择康复师。


说了这么多令人不愉快的,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康复师在心路历程上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Bxxxxxxe

遇到一些不理解康复工作艰辛的领导,对于一个智能落后的孩子,语言认知才康复一个月就期待大的改变,以及期望值过高的家属!

xx英

“TZ,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呀?” “嘎!”

xxxx斯

患者对于病情不了解,一味相信康复能够改变所有,把康复治疗师当作救命稻草,然而并没有配合治疗。

Lxxx

第一次收到患者锦旗的时候

刺x

病患中一老者 中风失语 康复出院 仍不能语 行动尚可 街头偶遇 抱着我哭得像个孩子

どxxxxな

患者像我们陈述治疗后功能得到改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

fxxxxxg

每一次的收获锦旗

Cxxxx鑫

患者的笑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