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兰之死 · 平面设计作品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7 12:10:15

《平面构成》是大学这么多课程里面作业量最大的之一,不过毕竟是设计,学起来总是充满欣喜和感激的,特别是灵感乍现的一刻,恨不得马上从食堂冲回宿舍打开PS实现自己的灵感。以下是课程作业,非个人作品。作品质量肯定是渣渣级别的,只是给自己留个纪念。

 

当时我还在某个星期天的晚上去方所看了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讲座,深有感触。还买了一本设计的教材书籍,感受到设计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不过本人太懒,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

 

平面构成的上课模式决定了这是一门作业量较大的科目:一周两次课,每次课有三个课时。前三个课时,老师讲理论和案例。后三个课时用来展示:展示的成员要么是作业做得好的,要么是随机抽点的。

 

老师会在讲完课后布置作业,给差不多4-5天的时间。而大多数人都是拖延症,他们总是在DDL前一个晚上才得到灵感,有几次的我也是这样。

 

课程持续半个学期,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安排时间做这门作业。因为持之以恒,所以那种赶DDL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强烈(这告诉我们,Project要好好安排时间线)。

 

对于没有基础的我来说,刚开始做得丑是不可避免的,我已经无法直视我最初的作业(关于Kobe的点构成就是网上找个科比的照片加上一堆波普点)不过过了几周发现自己的设计水平提高了不少:懂得用抽象概念表达主观感受,而不是动不动扣个照片。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课程密度也不是那么大。只是因为我们还有别的作业,所以显得平构的作业很赶。听说我的研究生课程都是3周一门课的,我觉得这对于学习一项技能更加有益:短时间高密度的学习,之后是持续的温习和进步。直到现在我还是坚信这个理论:学习雅思的历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12周高密度的学习,四个科目(听说读写)。以后如果要学习技能,我也会按照这个模式去学习。

 

所以,现在看来,我是十分感激这门课的设置的(相比本科的大部分课,实在是珍贵啊)大部分的课程只是一个科普的课程,想要去探索,把它变成为自己的东西,还是需要自己不断去探索才行。


1.艾兰之死





2.线构成




3.面构成



4.繁殖元素



5.格式塔专题



6.字体设计专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