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两招,国医名师搞定痛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29 08:54:52


以前,总觉得痛风只有在上了年纪后才可能出现,但如今,多少青年才俊也被痛风折磨得身心俱疲!每当痛风发作,痛得冷汗直流,腿脚迈不开步,尤其是天气骤变,或是寒冷来袭,痛风越发地疯狂。

因为痛风的存在,很多美食面前,也只能望而却步。痛风这般折磨人,有没有好的方法制服它?

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时方妙用》云:痛风“肢节肿痛”。由于关节表现与中医学的“白虎历节”“历节病”极为相似。《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载:“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永类钤方》曰:“体虚之人,受风寒湿毒之气,使血气筋脉凝滞,传于骨节四肢间,肉色不变,骨如虎噬之痛,昼静夜剧。”可见本病的形成乃体虚所致,其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虚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就论及该病的临床表现:“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谓:“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污浊凝涩,所以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归其病因多为平素多食膏粱厚味,致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或为先天禀赋不足兼受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寒邪郁久化热生痰,阻滞经络。

1脏腑功能失调

其病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饮食不节,恣啖膏粱厚味,脏腑功能失调,以脾肾二脏尤为突出。脾失健运,升清泌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若逢腠理空疏,湿热乘虚蕴结于经脉肌肤之间,气血不通而发本病。

2痰浊内生

主要病因是脾肾功能失调,而痰浊内生,发为痹证。

3肥人多痰

痛风多发于形体肥胖者,大凡肥胖者脾虚,加之膏粱厚味,脾虚运化不利,代谢失常,聚湿生痰,脾虚不能疏土,湿浊内停,代谢产物蓄积,留注四肢关节。同时痛风亦好发于中老年人,肾气渐虚,易受外邪侵袭;脾、肝、肾功能低下,水津输布及气血运行失常,痰浊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浊气堆积,蓄积体内,滞结筋骨,凝滞经络而发痛风。

4痰瘀互结

痰湿与瘀血在痛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疾病过程的病理产物,有时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之一。痰瘀互结,痹阻经络,一方面可深入骨髓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畸形,痰湿瘀结积于肢体及耳轮,又可于皮下触及痛风石结节,另一方面又可伤及肾脏,导致肾实质的损伤,出现相应的症状。

5邪毒

无论是六淫诸邪,还是痰浊、瘀血,对本病而言,最终均可归结为邪毒,其邪毒的滋生主要来源有三:一是饮食偏嗜致毒;二是“六淫之毒”;三是七情化毒。

辨证分型与治疗

1急性期(风湿热邪,痹阻关节)

症见:起病急骤,多于夜间痛醒,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年轻患者多发生游走性关节炎,白细胞总数上升,血沉加快,血尿酸升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疏风通络止痛。

方药:痛风Ⅰ号(复方二妙散)加减。

苍术10g,黄柏6g,独活10g,赤小豆10g,晚蚕沙10g,丝瓜络10g,汉防己10g,虎杖10g,丹参10g,土茯苓12g,桂枝10g,芍药15g,知母10g,川、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细辛20g(先煎1小时),马钱子1个(油炸),牛膝15g,薏苡仁30g。

高热不适者,可加生石膏、知母;关节肿痛不消者,可加桑枝、赤芍。恶寒,踝关节疼痛明显,遇寒加重,喜温敷,舌质淡,苔白,脉弦紧,证属寒湿阻滞,留滞关节。治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方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g,芍药15g,知母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10g,防风10g,甘草6g,川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细辛20g(先煎1小时),马钱子1个(油炸),桑枝30g,豨莶草15g,威灵仙15g,羌、独活各10g,秦艽10g,青风藤10g,海风藤10g。

痛风急性期,痛急且重,“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重在除湿。急性期患者以肥胖,常食肉、蛋、奶、海鲜,喜饮酒,中青年患者居多,而且湿热者多于寒湿者。正如《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合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出,攻于手足也。”然湿中挟有风、有寒,湿多不润则成滞,即瘀浊。所以清热利湿、散寒除湿的同时要活血化瘀、化浊以通络。正如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

2慢性期(瘀阻脉络)

症见: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双足关节畸形,肤色暗红,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有瘀点,舌苔白腻,脉细涩。

治则:散瘀化浊止痛。

方药:痛风Ⅱ号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羌活10g,防风12g,知母10g,忍冬藤15g,桃仁10g,泽兰10g,竹茹10g,血竭3g(分冲),红花6g,生地黄12g,当归12g,川芎6g,白芍15g。

关节肿大肥厚,畸形,僵硬,活动不利,或局部溃烂,有豆腐渣样的白色物质排出,舌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治以温补脾肾,养血和营。方用保元汤、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20g,当归10g,苏梗10g,槟榔10g,木瓜30g,陈皮6g,生姜6g,桂枝6g,附子6g,桔梗20g,吴茱萸10g,何首乌15g,黄芪30g,防己6g,茯苓15g,桂枝12g,白术10g,甘草6g,秦皮9g,秦艽9g。肢冷畏寒者,可加肉桂;湿甚纳呆者,可加苍术、砂仁。

按:慢性期患者以脾肾二脏之虚为主,可因肥胖而致脾虚,亦可因年老脾虚,加之膏粱厚味,脾虚运化不利,代谢失常,聚湿生痰,脾虚不能疏土,湿浊内停,代谢产物蓄积,留注四肢关节。或脾、肝、肾功能低下,水津输布及气血运行失常,痰浊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浊气堆积,蓄积体内,滞结筋骨,凝滞经络而发痛风。因其早期症状较轻,未予重视,久之血瘀必存。故治疗时补益脾肾的同时不忘活血化瘀。

痛风一证乃过食肥甘,湿壅下焦;阴翳不化,痹阻经络,寒湿相结郁久化热,不得泄利,滞留骨节,初始可无证候,然积渐日久,愈滞愈甚,终必结为痛风,或邪阻经络而发骨节疼痛,僵肿畸形。且阴翳之邪最易化热,故其证候兼热象为多见。

中医治疗痛风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多为湿热痹阻型、寒湿阻滞型,中青年患者居多;慢性期则以瘀阻脉络、脾肾两虚为主,多为老年患者。痛风Ⅰ号(复方二妙散)(黄柏、苍术、独活、桑葚、赤小豆、晚蚕沙、木瓜、梧桐、土茯苓、丹参)将痛风以湿热论治。寒湿阻滞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在治疗此病时不必各药俱全,附子可用川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代替,外加马钱子1个,油炸,恒见明显疗效。瘀阻脉络者,用痛风Ⅱ号合桃红四物汤,痛风Ⅱ号方中桃仁、泽兰、竹茹、血竭均可活血祛瘀止痛,羌活、防风可助血行以达到止痛之功。脾肾两虚,营养不足则以保元汤、鸡鸣散、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当归拈痛汤(当归、赤芍、白术、忍冬藤、羌活、独活、防己、防风、木瓜、猪苓、松节、葛根、茵陈、甘草)加减运用。消痛饮(当归、赤芍、牛膝、钩藤、忍冬藤、防己、防风、木瓜、桑枝、猪苓、泽泻)重在活血消肿以止痛。



【药王金骨贴黑膏药】

公司地址:

苏省徐州市铜牛大马路小学东隔壁“康美时代”

全国总线:

王总:13151236573

李总:13776774205

销售中心:0516-83755507

欢迎各省市县级代理来咨询恰谈,最优惠的零售价,最人性化的营销政策,最低的拿货经销价,最高的利润空间,最好的效果,希望您的加入,来咨询就送膏药试用贴一帖。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