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以“濑溪”为界说差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16 09:38:13

“濑溪”的“濑”,意从沙石上疾速流过的水。仙游境内诸多支流汇集入“龙喉”,下“俞潭”(今写油潭)之下的主干道,古代史籍上称之“濑溪”。木兰陂建造之后,包括原濑溪在内的分别取名的几段水流河道就总称为木兰溪。因为宋时在今华亭镇濑溪村地界建了濑溪桥,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濑溪村”。濑溪之下,水流不再从沙石上疾速流过,水流水文状况的改变导致地土上分成了“溪上”与“溪下”,产生了奇异的差别。具体为生产工具、风俗与水果品质差异。


  

 生产工具差异。“溪上”为石马、俞潭而下至濑溪,土质为黏土,过去用尖锄头干活,因尖锄头容易将黏土甩下;担粪水则用阔粗桶,容易泼洒让作物吸收。“溪下”即濑溪村以下地界,自霞皋村起沙石土多,用“U”形锄头干活,容易抠土,让沙石与土分离;担粪水用粗桶则用的球状粗桶,不易泼洒,利于有针对性地浇灌作物。



   风俗遗存差异。结婚,“溪上”结婚一般是中午办“酒桌”(酒宴),晚上则请朋友;“溪下”则一般是晚上办“酒桌”。“做十”(做寿),“溪上”包括仙游一带一般定在初三,或错开在之后的几天也可。“溪下”则一般在初三以前“做十”。

   水果品质差异。华亭镇盛产龙眼与枇杷,因“溪上”与“溪下”土质不同,龙眼品质也不同。“溪上”龙眼地土是黏的,龙眼多汁味甜,比较好吃,当然名头也响。“溪下”的龙眼则不如“溪上”的多汁味甜,焙制成龙眼干也有区别,“重头”会输,即含水分、甜度稍逊一些。江浙上海一带逢妇女做月子必吃龙眼干,那一带的人很爱吃华亭“溪上”的龙眼干。精明的上海人对辨别龙眼干也贼精贼精的。据说有做龙眼干生意的“溪上”人在上海当着上海人的面做了个辨别演示。他将各地龙眼干混在一起,以滚动听声来辨别各产地龙眼干,尤其是华亭的很易辨别,味甜,“重头”重,壳硬,吹下滚动得较远,若别产地的龙眼干滚一二十公分,华亭的可滚动三四十公分。这次演示,其中莆田华亭的4颗,闽南的4颗,域外泰国的4颗,广西的3颗,福安的3颗,各地的很快分辨出来,可就是福安的3颗没辨别出来。原来,这3颗是莆田人移民至福安,将龙眼株也移去,所以“本”是莆田的,地土却是福安的,导致难辨。这件事也就成了人们口头的一个“古粕”,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

                       (刘爱红






投 稿 邮 箱:

zhipeng520034@163.com

总  编  刘 荣 清

美  编  沈 丽 琼

            陈 素 霞

编  辑  翁 志 鹏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