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基于教材横向比较研究的教学思考——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 ”(3月19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17 11:40:47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朋友你好,我是余志诚,来自瑞安市曹村镇中心小学,是“一课研究”团队第十九组成员,很高兴与你相遇一课研究公众号。

2

  本期内容摘要

 

听一听:《如何认识分数》

读一读:基于教材横向比较的教学思

             ——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

笑一笑:差别在此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以上内容节选自史宁中教授主编《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第13至16页内容。

4

  坚持阅读8分钟

教材的选取

        横向比较的四套教材分别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大版)、青岛出版社(以下简称青岛版)。选取的教材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以后发行的教材。


教材结构编排的比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各版本教材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哪些共性与个性呢?

         1. 教材结构的共性

        (1)四个版本教材的导入方式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2)四个版本的教材针对“分数的意义”,均设计了丰富的活动环节

        (3)四个版本的教材均有设计“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教学。

        (4)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的教材中有介绍单位“1”的含义。

         2. 教材结构的个性

       (1)安排的年级:人教版与苏教版将这一课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册。青岛版与北师大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2)编排页数:人教版P45~48,共4页;苏教版P36~37,共2页;青岛版P9~13,共5页;北师大版P63~66,共4页。

        (3)例题个数:人教版2个例题(包括做一做中介绍分数单位的内容);苏教版1个例题;青岛版2个例题;北师大版7个例题。

        (4)习题个数:人教版10道习题;苏教版5道习题;青岛版11道习题;北师大版认识(一)5道习题,认识(二)4道习题共9道。

北师大版教材在例题方面的安排较其他版本更为丰富,更为细致。青岛版则注重练习的巩固。

        (5)关于分数历史的介绍,只有人教版涉及。

学习素材的比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联系,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1. 学习素材的共性

        (1)四个版本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着手。

  (2)注重直观图的应用,注重“过程性”的体验,基于“平均分物”开展相关观察、操作与思考。

  (3)分数的含义:史宁中教授在《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中指出:分数的本质在于真分数,它有两个现实背景,其一是表达整体与等分的关系,其二是表达两个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分析四个版本教材,学习素材均为真分数且均指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中苏教版、北师大版、青岛版开门见山地出示素材,并将其分为从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中得到分数,而人教版是介绍“分数的产生”后出示学习素材。

  2. 学习素材的差异

  (1)分数个数的差异:各版本教材引入部分中探究的分数不同,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专注探索一个分数,其中人教材采用“1/4”,北师大版采用“3/4”;青岛版与苏教版探究的分数较多,其中青岛版采用“2、1、1/2”;苏教版采用“3/4、5/8、3/5、1/3”。就分数的个数而言,青岛版和苏教版较为丰富。

  (2)探究方式的差异: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对四套教材的探究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通过学生的举例、观察引入,在学生对生活素材以及几何图形的观察、举例、交流等活动中发现分数的意义。而青岛版则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学习素材分一分,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意义。

核心概念教学的比较

  1. “单位‘1’”的比较

  关于单位“1”的概念,各版本是这样描述的:

  人教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苏教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青岛版: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北师大版:没有明确出示概念,但用一道例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如下图

   对比上述各版本关于单位“1”的概念,发现各版本比较统一;人教版、苏教版对单位“1”的范围较其他两个版本更广;除北师大版采用画图感知单位“1”的概念外,其他版本均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 “分数的意义”的比较

  关于“分数的意义”的概念,各版本是这样描述的:

  人教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苏教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青岛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北师大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可见,对于“分数的意义”,各版本描述的差不多。

  3. “分数单位”的比较

  关于“分数单位”的概念,各版本是这样描述的:

  人教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苏教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青岛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它里面有2个1/3。

  北师大版:认一认,像1/2,1/3,1/4,1/5,1/6,…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通过对比各版本关于分数单位的概念,可以发现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采用描述的方式,而且青岛版描述地更为细致;而北师大版采用举例的方式。

  4. 三个概念呈现序列的比较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

  苏教版: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青岛版: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北师大版: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但分数单位的教学在第二课时即分数的再认识(二)

  由比较可以发现:在上述三个核心概念的呈现顺序上,苏教版与青岛版一致;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上一致,但在呈现的手法上,北师大版更为细致,在出示分数单位的概念前,有一道分数墙的例题。

练习部分的比较

  概念的理解除了需要多种学习活动,还需要丰富的练习巩固。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版本教材围绕三个概念都设置了哪些题目。

  1. 以概念分类:

  2. 以习题类型分类

  观察上述表格,可以发现各版本教材练习部分有以下特点:

  (1)关于“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的练习,四个版本均有涉及。只有人教版有专门针对“单位‘1’”的练习。

  (2)总体上来说,各版本关于“分数的意义”的练习所占比例是最高的,附合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并且“分数的意义”的练习内容多样,有关于生活情境的,有关于几何图形的,还有纯文字叙述题;形式多样,有直接观察的,有动手操作的。

  (3)题目类型方面,各版本的题量相差并不大,较为均衡,适合学生多角度练习巩固。

教学思考

  1. 关于学习方式的思考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于处在这阶段的孩子,教师应当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应当顺应儿童的视角,采用多元的表征方式,以图形、文字、符号等多种数学语言为桥梁,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2. 关于突破本课时难点的思考

  (1)关于突破“分数的意义”的思考

  笔者就分数的意义做过一次前侧,题目如下:

  在测试了两所学校96名学生之后,对该题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

  由以上表格发现学生第(3)题和第(6)题的正确率不高。学生的答案如下表所示:

  结合题目以及表格发现:学生对于“一个物体均分,取几分之几”的感知明显好于对“一组物体均分取几分之几”,这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但也有4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写出第(3)题以及第(6)题的答案,说明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对学生有一定影响。

  那么学生应如何突破“由个数到份数”的难点呢,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图像上多圈圈,多画画,并将该操作与分数的书写结合,进而有效突破该难点。

素材见下图各版本教材:

  3. 关于突破“分数单位”的思考

  笔者曾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承认假分数是一个分数,他们曾跟我说:老师,分数不都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吗?

回顾这段教学经历,再结合本文的教材分析,我认为问题应该出在分数单位的未落实。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四套教材使用的都是分物的素材,产生的均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那么如何突破“分数单位”的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几何直观的体验,如青岛版的线段图和北师大版的分数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笑一笑

  方老师在数学课上问阿细:“一半和十六分之八有何分别?”阿细没有回答。方老师说:“想一想,如果要你选择半个橙和八块十六分之一的橙子,你要哪一样?”阿细:“我一定要一半。”“为什么?”“橙子在分成十六分之一时已流去很多橙汁了,老师你说是不是?”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审核人:张晓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