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欧美同行学习学术图书制作的细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7 06:33:10

学术图书是学术共同体特定成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了提升交流的效率和水平,学术图书一定要通过形式细节上的处理,来帮助读者尽可能地实现阅读的便捷、征引的规范、检索的高效与准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学术出版机构和学术图书编辑的价值所在。在这些方面,欧美学术出版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规范或者约定俗成的做法。但由于受到学术传统的影响,加之与国际学术界的大面积交流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的学术图书出版普遍存在一种忽视形式和细节的倾向。本文通过随机抽样与比较的方法,提出一些欧美同行在学术图书制作的结构和形式细节上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


笔者调取来自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等国内在社科学术图书出版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十多家出版社近5年来出版的学术图书30种(其中翻译图书10种);同时,提取了来自SAGE、Pearson、Willy等欧美著名的学术出版社的学术图书10种。通过对其形式和细节的比较,笔者发现,国内的学术图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在学术图书的要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一些书没有前言,相当一部分书没有独立的致谢、索引,以及专家或者编辑的推荐语言;2)正文前辅文页码未与正文页码在标注形式上做有效区分;3)目录处理过于简单,几乎没有著作列出重要图表或资料目录;4)较少使用图表佐证或阐述观点,或者对于图表的编排仅做简单随文处理,缺少位置和细节的考究。


一、 辅文结构应力求完整


学术图书的第一要义是要实现学术观点在共同体中高水平的交流。而要实现此目的,除了要通过书稿正文详尽地阐明内容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辅文来进行辅助。一般来说,学术图书应具备一些基本的辅文,如前言、致谢、目录、参考文献、索引、作者介绍、同行专家的推荐或评论等。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图书在辅文要件上的简单比较,笔者发现,国内出版的学术图书在致谢、索引、同行推荐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在笔者调查的20种国内原创学术图书中,没有一种有独立的致谢,有同行专家评论或推荐的有16种,但其中13种是属于他人写作的代序,仅有3种书有同行推荐意见并将其放在了扉页或者封底的显眼位置,并有明确的推荐人落款。而在专题或人名索引的制作方面,国内学术图书的缺失就更为严重,在20种国内原创的学术图书中仅有2种书有明确的专题索引。在10本译著中,有独立致谢的为6种,有明确的专家或编辑推荐的为8种,有索引的为6种。虽然译著的情况稍好,但与欧美国家的同类书相比,我们依然有明显的差距。因此,笔者推断,国内译著中有一部分没有索引或者独立致谢、明确的专家推荐意见的,很可能是在国内出版时被出版社或者译者因为某种原因删除了。


那么,这种缺失是合理的么?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


(一) 独立致谢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独立致谢虽然只是一两页简短的文字,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却非常重要。首先,致谢作为独立辅文放在正文之前,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前言的补充放在前言的最后被顺带提及,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致谢对象的尊重。其次,致谢不是简单地感谢一下帮助作者在著作完成过程中做了什么的家人或朋友,还应该特别关注对一些重要同行的致谢。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某位专家重要的观点或资料上的帮助和启发,由于在一般的参考文献中不足以表达作者的谢意,因此需要在这里特别提出来。在这里表达的不仅是谢意,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公开声称对致谢对象学识上的认可。最后,学术图书一般都要经过重要的同行评议,因此,在著作出版时,在致谢中特别对参与著作评议的专家表示感谢,不但表明了对审议人的感谢,某种意义上也为本著作提供了一个形式上的权威性与合法性。正因为致谢包含了以上的诸多意义,因此,其在一本学术图书中并非可有可无。


(二)索引是必不可少的检索工具,在当今学术环境下尤为重要


学术图书最常见的索引大体有文献引证索引或引文索引、关键词索引、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等四类。引文索引是对在研究或写作中使用过的全部或主要文献所作的目录,其典型形式是“参考文献”。引文索引是指向论著以外的文献的,而关键词索引和主题索引、人名索引都是指向论著自身的。[1]近些年国内原创的学术图书都有参考文献,而且也越来越规范了,因此这里不做赘述。但是,对于要求作者和出版社编辑做更多细致工作的主题索引,国内学术图书却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武汉大学2011年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国内学术图书中有索引的仅为3%。[2]学术图书正文之后的各种索引,一般都具有“指引”的功能,它向读者指明某一具体内容在书中的具体位置。正是学术图书索引的这种“指引性”功能为学术图书在学术共同体中相互征引,进而高效率地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学术图书的主题索引缺失,或者将其简化为英汉名词对照表时便将 “指引”功能抹杀了。


当今,两个新情况的出现尤其对制作规范、严格的主题索引提出了要求。其一,面对海量的学术信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特别需要高效、准确地定位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二,计算机或网络检索的普及,离不开清晰、准确的主题词。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谁掌握了更有效的检索工具和检索能力,谁将更容易占据学术的制高点。


(三)同行推荐与评论不能游离于著作之外


专业而精到的同行或编辑推荐和评论,在欧美的学术图书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放在图书的封底等显眼位置。这种评论或推荐语言都会直指该著作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尤其是对其创新之处给予明示。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术图书本身的权威性,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这种简明扼要的推介也为读者的阅读指明了方向,提升了阅读的效率。不可否认,这是作者和著作本身与读者交流的一条捷径。但我国的学术图书很少有非常专业的同行或编辑推荐,即使有,也大多采取了“他序”的形式,而这种他序大多又是学界前辈或者作者的老师所作,难免落入极其感性的褒扬、鼓励的窠臼,游离于著作本身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对他序作者的尊重和他序作者对于作者的提携,似乎与读者无干。


二、形式细节应力求精细


图书的内容毫无疑问是作者的语言和思想,而形式则是以出版社编辑为核心的出版团队所赋予的。如果说内容是作者的语言,那么形式则是编辑的语言。作者的语言——内容,决定了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而编辑的语言——形式,则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以学术交流和征引为主要目的的学术图书,形式尤为重要。[3]学术图书形式在宏观上包括图书的封面、大的标题层级处理等,而微观层面则包括正文行文中的图表处理、目录等辅文的精细化处理等。


由于学术图书最终是要精确地服务于学术同行的交流和征引,所以仅仅做好宏观的整体装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在微观层面的形式上下更大的功夫。通过对来自我国及欧美国家的近40种学术图书的比较,笔者发现,在学术图书制作的微观形式和细节方面,我们有三个地方有待改进。


(一)正文前辅文的页码与正文页码的合理区分


正文前辅文主要包括前言、致谢、目录,有些还有序、出版说明、作者简介等。辅文是一部学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达了理解图书内容的重要背景信息,而且越是经典的、不断再版修订的学术图书,其辅文所隐含的背景信息越丰富和重要。由于其往往携带了重要且极有可能被征引的学术信息,因此,我们在制作图书的时候就要为征引这些信息,尤其是其他读者检索这些信息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笔者在对国内的学术图书与欧美同类书做比较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差异。在笔者搜集的30种国内的学术图书中,其中2种书采用了罗马数字标注正文前辅文的页码,并且这2种书全部是引进版的图书;而笔者调查的10种欧美学术图书则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罗马数字的形式标注正文前辅文的页码。也许在很多读者(甚至出版人)看来这是一个习惯或者完全没有意义的区分,包括笔者本人一度也这样认为。但是,一封读者来信彻底改变了笔者的看法。某次,笔者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信中说笔者作为责任编辑的《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万卷方法)第8页上将狄尔泰的名字误译为了“狄尔茜”。笔者立即调取样书进行自查。但奇怪的是,在反复阅读了第8页的内容,甚至把前后文都看了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地方。最终,我们通过对电子稿件的全文检索才在前言第8页上找到了“狄尔茜”。由于该书前辅文页码都是按照和正文一样的阿拉伯数字排序的,所以读者自然就这样指出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正文前辅文页码采取与正文页码相区别的标注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二)目录要能够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结构,并对重要信息做出提示


学术图书的目录对于读者而言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使读者一目了然地看清全书的框架结构;第二,使读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检索。一般学者在购买学术图书时都会仔细审读目录,因为从目录中他们可以判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可以基本搞清楚书的大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国内的学术出版社在处理学术图书的目录时总是倾向于简单罗列,罗列到二级标题或三级标题。这当然是最基础的处理方式。但通过对大量欧美学术图书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学术图书目录的处理上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 区分简要目录和详细目录


对于一些体量比较庞大,且目录层次繁多的学术图书,欧美的同类书大都采取上两个目录的办法,其一为简明目录,一般只上一级标题;其二为详细目录,一般要上本书所有的标题层级,使目录尽可能地详尽。首先通过简明目录,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本书最主要论及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由于详细目录把每一个专题下面要论证的标题都罗列出来了,并且在排版形式上往往采取一级一级标题逐级提行的做法,这样每个大标题下面就形成了树状的标题关系图,读者不但能够看清其间的逻辑关系,而且也能快速地看到具体讨论的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大大缩短了检索的时间。


2. 增加专题目录


一本严肃的学术图书总是离不开重要的图、表,或专题资料框来辅助作者的观点,有时这些图表或资料框是难得的资料,它们是作者本人的“独特收藏”,对于读者的吸引力甚至大于正文的内容。但由于这些内容总是隐藏在正文中,在正文目录上无法体现,因此,为了确保使读者第一时间关注到此类信息,欧美的一些学术图书增加了专题目录,比如图表目录、资料框目录等。


当然,无论是区分详细目录和简明目录,还是是否增加专题目录,都是从一本学术图书本身的特点,以及编辑对于读者阅读需求的判断出发的,并不苛求。


(三)图表丰富而清晰


学术图书对于一些重要的观点、资料,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直观、简明扼要的呈现是很必要的。很多时候,图表是正文行文内容的进一步精炼提取,即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行文中都有体现,只不过图表使其进一步清晰和醒目。正因为图表的这个特点,国内的一些作者或出版社的编辑错误地以为图表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累赘,将其略去了。在调查的20种国内原创的学术图书中,其中13种书全书图表少于10幅,更有2种书一幅图表也没有。反过来,无论是国内引进自欧美的学术图书(10种),还是国外原创的学术图书(10种),每种书的图表数量都远远超过了10幅。这些图表有些仅仅是通过一些简洁的线条关系来呈现某一个概念或理论的逻辑联系,有些是通过图表来体现资料之间的对比关系,还有些是对于某一类数据资料的简单呈现,等等。这些图表所呈现的内容虽然在正文中都作了陈述,但是通过图表再现却大大方便了读者的理解。


图表的水平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学术成果的提炼水平,以及作者是否能够从与读者交流的角度对作品打磨。而在排版设计的制作环节该如何更精细地呈现这些图表则体现了一家学术出版社和学术编辑的专业水平。在欧美学术界流行的APA格式、芝加哥格式等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中,对于图表的处理有着非常严格和系统的规定和要求,甚至有学者专门写作了《如何呈现你的研究发现:表格制作实践指南》[4]《如何呈现你的研究发现:图片制作实践指南》[5]等非常专业的指导书籍。非但如此,在学术图书的排版上,他们也非常注意对于图表位置的合理安排,不只是简单地随文行走,而要在不打断正文叙述的情况下,保证阅读的整体感、流畅感和节奏感。其中有两个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其一,在可能的情况下,图表尽量不要出现另面,更不要出现另页的情况。图表的信息往往有比较的性质,或具有连贯性,一旦出现断裂,势必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其二,图表在一个页面上的位置应尽量靠页面最上端或最下端,从而避免正文的行文被拦腰割断,这样就保证了正文阅读的连贯性,也能够使图表在形式上凸现出来。这两个小的处理技巧看似非常简单,但却体现了编辑工作的细致和专业,体现了对于读者阅读便利性的关怀。遗憾的是,在国内的学术图书中,图表被简单地随文排版,将图表或行文拦腰斩断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结 语


一本学术图书事实上是通过两种语言与读者交流——内容的语言和形式的语言。内容的语言是作者所呈现的材料及所要表达的观点,而形式的语言则包括了附着在正文内容上的附件的完整性、内容的呈现细节等,这些则需要编辑为读者提供极其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学术编辑存在的价值。如果一名专业的编辑能够将这种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毫无疑问将极大地丰富学术图书的语言,提高交流的便利性,自然这也是在提升学术出版社和编辑自身的价值。(雷少波)


参考文献


[1]杨昌勇.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2]谢寿光.中国学术出版:现状、问题与机遇[J].出版发行研究,2013(5).

[3]胡红亮.学术规范是提升学术图书可信度的前提[J].出版发行研究,2013(3).

[4]尼科尔,皮克斯曼.如何呈现你的研究发现:表格制作实践指南(万卷方法)[M].张明,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5]尼科尔,皮克斯曼.如何呈现你的研究发现:图片制作实践指南(万卷方法)[M].张明,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版权信

内容来自 《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7月刊


广告

总有一个人或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甚至是一句话,击中你,撩拨你,让你辗转反侧,又或狂喜舞蹈,让你如遇知己。与大家分享你喜欢的任何作家以及打动你的原因,便有机会获得由青橙文化提供的《鸟看见了我》精装珍藏版。另有机会提前阅读阿乙下一本新作随笔集《阳光猛烈,万物显形》。名额有限,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参加: http://t.cn/RPDZo3V


做書,专业的出版文化传播者,微信号:ipublishing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关于做書|入行指南|经验之谈|吐槽|转行案例|编辑手记|出版人|沈昌文|张立宪|刘瑞琳|黄明雨|王思迅|汪家明|刘景琳|安德列·西弗林|胡晓东|姜峰|左志坚|设计|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佐藤可士和| 书店|诚品|PAGEONE|先锋|彼岸|方所|吴清友|钱晓华|刘苏里|钟芳玲|营销|文案|微信运营|微博运营| 发行|运营管理| 大数据| 数字出版|kindle|豆瓣阅读|拇指阅读| 众筹出版|互联网|电商|当当|亚马逊| 畅销书案例|出版研究|出版观察|行业数据|书单|书评|招聘|

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


投稿、转载或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ipublishing@qq.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