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版式设计里的轮廓化技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03 16:08:40

以下是图文版:

大家好,我们研习设这一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版式设计中的轮廓识别,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将画面抽象化表达的处理技法,舍弃了内部的细节仅运用轮廓作为传达信息的图形,通常会给人留下简洁干练的印象。经过抽象化提炼出的轮廓图形在传播上极具效率,同时缺失部分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在本期的分享内容中,你会了解到这种具有抽象概念的艺术风格具体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同时也会知道其背后的原理与应用技巧。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与轮廓识别相关的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划分成两大类,分别是“图像轮廓”与“文字轮廓”,在本篇文章中我会分别讲解这两种设计风格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原理与应用技巧。








这是一种使用图像轮廓作为版面中主视觉的设计风格,特点是舍去了图像本身的立体感与细节仅保留剪影,最终得到一个平面轮廓,给人留下一种简约的印象。






人眼在高强度的背光下是看不清物体的具体细节的,这在摄影中也是一样,剪影是一种非常有趣而又特殊的摄影艺术,形态明显没有影调细节轮廓这通常是在逆光的环境中拍摄的。我们需要通过轮廓来识别出画面中所表达的内容,因此它可以给观众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正是剪影的魅力所在。





在广告设计中我们也会运用这种去除图像轮廓的处理手法,但前提是被剪影化的元素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可辨识性。元素的细节越少就越容易被人记住,成为高度抽象化的符号,这种模糊的印象能够让信息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传达,同时版面也会具备简约的视觉风格。





这种通过轮廓作为记忆符号的手法在标志设计中也很常见,上图中是QQ品牌的全彩标志与剪影标志,下方则是“米老鼠”的一些相关logo,这些都是利用了我们已知事物的轮廓进行“模糊识别”的例子,人们看到这些轮廓后会在脑中自动补全它们缺失的细节,从而与已知的事物之间建立关联。






去除图像轮廓内的细节也可以起到聚焦的作用,仅保留商品的细节部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材质上的对比,人物会像商场中的人形模特一样成为陪衬从而使商品更加突出。上图中的背包是版面中唯一具有材质的元素,人们的视线自然会集中在这个视觉焦点之上。





在叙述物体的结构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填充轮廓的形式来处理需要强调的部分。经过轮廓的强调处理后,观者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被标注部分的具体轮廓信息。





这是一个采用剪影作为主要视觉元素的案例,人物图像经过轮廓处理后,通过舍弃具体的内部细节换来更具想象空间的版面氛围,具有抽象的艺术效果非常的简约大方。





再举一个枫叶的例子,将枫叶的轮廓提取出来并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成剪影效果。相对于写实的枫叶照片来说,经过剪影处理的枫叶给人更接近图形的印象,由于不需要具有细节因此可以采用矢量图形描绘,获得无限放大与缩小的特性。








这是将文字轮廓简化处理成类似剪影效果的设计风格,特点与图形轮廓类似,省略掉文字内部的细节部分,仅通过文字的外形轮廓作为版面中的视觉元素,文字经过轮廓填充后,需要观者参与到信息的解读过程中来,通过轮廓的外形线索识别出具体的信息内容,视觉趣味性较强。






什么是模糊识别呢?我们在记忆和识别文字时,其实是一种并不明确的印象,根据完形心理学理论得出,我们观看物体是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整体轮廓,之后才会深入了解其内部解构,这也是为什么英文大写的识别度并没有小写的识别度高的原因,因为我们在记得单词的时候,单词的外部轮廓也被一起记录了下来。





这是一段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一个测试,相信大家都能很流畅的把它朗读出来这段文字的意思,这个测试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在观察事物时的思维模式。在观察事物时,我们并不是直接去看事物的细节部分,而是以大致轮廓去整体观察的。





与图像的轮廓剪影相比,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内部结构的扁平图形,我们需要怎样使文字也呈现出类似图像的剪影效果呢?其实文字的内部细节也可以是笔画的负空间结构,将文字笔画之间的负空间填满也就能达到与图像剪影类似的图形化效果了。





这种文字的轮廓剪影之所以会给人自然的印象,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少都会见到上图中的景象,铅字因为印泥过多而产生的笔画粘连、使用过粗的笔触书写时笔画的舔黑等,这些印象都会在下意识中影响你对事物的看法。


将文字的笔画细节填充后,势必会降低文字的识别性,但这种结构的缺失也带来了有趣的互动性,笔画的轮廓即是识别信息的线索,观者识别文字的过程也就多了一分解读谜团的趣味性。






上图中,为了让文字更具视觉效果,将“東京”二字共同的特征相互连接,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视觉图形,其余的笔画也为读者识别信息的意图提供了足够的线索。




并不是所有文字的结构都具有封闭的空间,但可以通过增加笔画粗细的方式将文字的内部细节填充起来,为文字添加描边就能轻松达到这一效果,这种手法的目的同样是精简笔画的结构特征。




当然以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在加粗文字笔画的同时填充掉文字内部琐碎的负空间,使其最终形成一个面状的整体。因为视觉面积的增大,这种文字轮廓的处理方式也会得到更高的聚焦效果。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部分,任何特殊效果都是需要服务于内容的,与字形的选择一样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搭配能够表现其核心概念的技法。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技法用软件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技法设计?”之间的差别,创意与思维才是设计师最值钱的地方。


以上案例便是运用了“文字的轮廓识别”技巧作为创意出发点而设计的,在观看思路步骤之前不妨试着仔细阅读文案信息并自己主动思考一下内容与设计成品之间的关系。甚至你也可以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版本,动手实践会更有收获呦!





青春设计节是年轻人的创意竞赛舞台,代表着希望与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我将这种对年轻人的未知与期待概念性的与青春两个字进行结合,从而得出了上面具像化的视觉形象。去除内部的笔画细节仅保留其抽象的轮廓部分,以此为观者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为体现展览包容各种文化创意主题与艺术形式,主视觉应该是富有层次变化并具有一定体积的载体,让创意在立体的维度中蓬勃发展。元素前后的叠压也预示着推陈出新的创新理念。





将主视觉置入到版面中,与版面不同的比例关系会传达出完全不同的视觉印象。作为整个版面中的视觉焦点,其视觉优先级应该是整个版面中最高的。将其放大到在视觉上看着舒适的大小,注意轮廓四周的留白面积,它是让轮廓有效识别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继续刻画主体视觉,为其添文字标注“ QING / CHUN ”以此烘托图形的比例,加入点状的投影不仅对比出了图形的宏观感,同时也为主体与背景之间产生过渡效果。图形内部肌理的加入为版面带来质感与版面其余部分产生强烈的反差。





接下来就进入了字体排印的阶段了,将中文标题与英文标题编排到版面的右侧,通过窄体来增强文字的视觉面积。这里为了保持文字之间的关联性,从文字组中选择参照高度并重复的应用在组合中。设计即是将不完美的生活变得完美起来,为呼应“新世代用设计捍卫青春”我绘制了一个正圆形与线性的半圆并置,以此来表现这种逐渐走向成熟的青春概念。





这里我将信息编排在版面的右侧形成一条无形的垂直线,以此呼应主视觉图形的阅读方向,同时垂直的信息结构也起到了支撑版面的作用。而左侧区域的大面积留白也更有助于信息的聚焦。





在版面的对角线空白位置添加英文标题,出血处理的文字打破版心的束缚为版面带来了更强的张力,这里为了避免英文信息喧宾夺主,将其修改为线性边缘来削弱视觉强度。接着将剩余的信息编排到版面左下角,这个版面就基本完成了。


从视线的引导来说,人们会首先注意到版面中那些最显眼的视觉元素,随后参与到信息的解读并与主标题产生关联,并按照视觉强度依次移动。





最后运用美学比例规范版面中的各个元素并衍生网格,这个版面也就完成了。通常情况下文字编排与比例规范其实是同步进行的,经过规范后的版面会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数理之美,规范制图并非欺骗外界的忽悠手段,而是具有合理而严格的科学逻辑性的美学参考。


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生长比例深植于人性之中,任何高等生物的生长过程都逃不开这个数列,甚至人们的DNA 螺旋都是符合这个比例的。它是人类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审美模式。但并不是说生硬的嵌套比例就能得到好的作品,设计毕竟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创作行为,所有规则都是辅助创意的思维工具,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本期讲解的“轮廓识别”是一种舍弃内部细节而形成的剪影图形,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因为内部细节的缺失会让人主动脑补其余的画面从而产生了观者与版面的互动,是一种在各个领域都广泛运用的设计手法。本期我们学习了这种手法在设计领域中的一些应用技巧,同时也了解了“模糊识别”背后的一些原理与阅读逻辑。最后感谢你的观看,本期的分享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错过上方精彩视频教程,点我一样可以观看哦~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点击观看视频教程)







K先生的知识星球,点击了解一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